競品分析:UI/UX 設計師的羅盤與劍

林育正 Riven
8 min readAug 30, 2023

--

本篇文章為《AI 覺醒👻設計詠唱學》課程教材筆記,更多內容詳情與關於作者可點擊 Riven 傳送門

在設計領域中,創新和創意總是被高度重視。然而,好的設計並不僅來自於靈感的閃現,更多的時候,它源自對市場和競爭環境的深入了解。這就是「競品分析」(Competitive Analysis)的價值所在。對設計師來說,這是一個能夠導向成功的羅盤,也是一把能助你突破困境的劍。

同時,在商業世界裡,不論是新創公司還是已經經營多年的企業,了解市場環境和競爭對手始終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此時競品研究也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什麼是競品研究

在設計領域中,競品研究是一個系統性的分析和評估過程,用於研究同行或類似產品的設計特點、使用者體驗、互動流程等。通過對比和分析,設計師可以從中獲取寶貴的設計洞察,進一步優化自己的產品或解決方案。

而在開始進行競品研究之前,可以先從下面三個問題開始著手:

  1. 為什麼要做競品研究?
  2. 這份競品研究要做給誰看?
  3. 最後產出的成果是什麼?

釐清為什麼要做這次的競品研究,能讓我們確認資料的蒐集方向與內容;對應到的就是競品研究的 Why、Who、What。

Why

  • 僅是個人研究,用於瞭解產品和市場
  • 產品遇到問題想改善,但找不到解決方法
  • 研究競爭產品的功能,以瞭解產品差異

Who

  • 研究是讓自己找尋產品設計與開發靈感
  • 給同事或主管看,以尋求公司資源幫助
  • 作為一份研究資料給予客戶或投資人查看

What

  • 產品研究分析(設計、開發)
  • 爭取公司資源(人力、預算等)
  • 洞察商業市場(趨勢、定位)

競品研究的重要性

設計趨勢洞察

了解業界趨勢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快速變化的設計環境中。競品研究可以幫助你瞭解目前市場上哪些設計元素或互動模式是熱門的,同時找到商業策略面上的定位。

用戶需求理解

通過分析競品的介面與體驗,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目標使用者的需求和痛點,從而使你的設計更具針對性,並從優秀的競品學習之所以好的原因。

相反地,如果競品存在明顯的設計缺陷或使用者回饋不佳的地方,你可以避免在自己的設計中重複這些錯誤。

產品靈感發想

看到多個不同的出色的設計產品,往往能激發更多創新點子和設計靈感;而實際上從以上各個競品研究的過程中,都是在為個人和團隊在產品概念形成具象的結果。

如何進行競品研究?

選擇競品

以數位產品來說,我們可以先在 App Store 或 Product Hunt 尋找和發掘類似的產品,或是透過網路搜尋或社群找到大家在用的競品有哪些,不一定要選取與你完全相同的產品或服務,不過應該是具有相似功能或目標客群的。

而在 UX 研究的問卷和訪談階段,也可以調查使用者所偏好的產品,這也可以是競品研究中重要的真實資料。

以線上課程的平台網站競品舉例,在台灣有從比較早期打出知名度的 Hahow, YOTTA,到近幾年得到大量關注的知識衛星、PressPlay 等,以及國外最大的 Udemy..(順帶一提 Riven 老師在以上五個平台都有開課,其中 AI 覺醒!UI 設計詠唱學 即將開始募資!)還有 Coursera 和 edX 等等。

不想每天廢在家!讓你技能點到爆的十大線上學習平台

而如果我們對該研究產業還不熟悉,可以透過有效來源的新聞或數據分析網站來找到需要的資料。

競品分類

而在蒐集到足夠多的競品之後,我們可以透過分類來擴展資料,常見的分類有:直接競品、間接競品、潛在競品和對標競品

延續前面線上課程的例子,想得到和社群上蒐集到的線上課程平台都屬於直接競品,是最直觀能列出來的。

而間接競品則可能有誠品裡的書籍、電子書、學校或補習班等實體場域開的課等等,這類沒有直接的競爭關係,可以歸類在間接競品裡。

那潛在競品則是與我們的產品沒有用戶和客群上的重疊,但仍然會來搶奪潛在用戶注意力的產品,例如 YouTube 上的相關影片、Netflix 最新出的動漫等,這些看似娛樂用的產品也可以說是競品,只是沒那麼明顯。

最後是對標產品,我們也可以找到那些擁有「殺手級」應用功能的 UI/UX 來做為參考,比如說有沒有可能在看線上課程的時候,讓畫面上跑 bilibili 嗶哩嗶哩那樣的彈幕,即時顯示其他同學的心得,像是有什麼快捷鍵、或是吐槽老師講話講到破音之類的發言。

資料爬梳整理

在選定好競品研究的目標後,就可以個別去爬找資料,整體來說我習慣會從商業、體驗、設計、社群與技術等層面切入去做研究。

🟨商業

  • 成立時間、所在國家
  • 市場估值、用戶數量
  • 訂價策略、行銷通路

🟨體驗

  • App Store / Google Play 用戶評價
  • 流量分析、下載量
  • 使用者旅程地圖、使用情境、資訊架構、操作流程

🟨設計

  • 介面截圖(視覺風格、設計樣式、色彩規範)
  • 設計語言(排版、icon 圖標、Logo 視覺識別)
  • 週邊設計(廣告、行銷 banner、實體印刷物)

🟨社群

  • Facebook, Dcard, YouTube 等社群用戶都在討論什麼
  • 新聞媒體報導(如: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數位時代)

🟨技術

  • 網站使用什麼前端框架撰寫
  • App 透過什麼程式技術開發
  • 競品已有與即將發布的應用功能

競品分析報告

將以上所有的發現和洞察整合成一份報告或簡報,作為後續設計工作的參考,放在 Ketnote、Google 簡報或 FigJam 上。

🔸四象限分析圖

又稱十字定位圖法,是在進行產品定位時相當常見的圖表,而用來當作競品研究時也可以一次將多個產品放上去,例如賈伯斯在 2007 年 Apple 發表會上就將 iPhone 定義為智慧又好用的手機產品,順便踩了當時的其他款手機。

這邊以 FigJam 來作圖,X 軸我們使用「平台給予的講師服務」來做為標準,愈靠右側則是像出版社那樣,線上課程會給予開課老師在企劃、設計和行銷等製課幫忙;而左側則是偏向自助開課,一切過程都需要自己來。

從企業成本的角度來看,想當然爾肯定是平台幫愈多忙,所需抽成就愈多!因此我們的 Y 軸可以不放單純的講師分潤多寡,而是可以更進階採用「分潤導購連結的機制」去作區分,簡單來說就是有沒有可以將訂單來源區別出不同抽成比例的機制,現在大多數平台都有來自老師自己的連結分潤多、來自平台廣告來的分潤少的系統算法。

🔸競品分析表格

而當想要更仔細地去比較各競品間的差異,則可以用表格來進行分析,這在我們到 Apple 官網買筆電,或是去 Gogoro 網站選電動車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一個詳細規格比較圖表,相當值得參考。

Smartscooter® 規格比較表

上圖以 Gogoro 的規格比較表來看,選定兩種不同車款後,就可以比較車色選擇、升級配備、使用者介面、燈光系統、性能表現等規格。

而我們同樣可以透過 FigJam 來製作這張圖表,並可以將前面提到的競品研究資料置入,比較的項目與競品數量取決於專案的時間與人力,資料量當然是多多益善。

競品研究總結

對設計師來說,競品研究不只是收集和比較資料那麼簡單。它是一個深入了解市場、使用者和未來設計方向的過程。通過有效的競品研究,設計師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設計品質,還能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站穩腳跟。

對設計師來說,競品研究是一個能夠導向成功的羅盤,也是一把能助你突破困境的劍。

我自己的經驗也是,在競品研究的過程中,透過大量的資料蒐集與整理分析,可以大幅提升對該產品領域的垂直認識,同時還能打開產品認知的廣度。

舉個例子,如果你在 Instagram 經營一個知識型帳號,你可以會以為對手是那些做著同樣主題的內容創作者,但實際上也許是那些露好身材或貓咪賣萌的 Reels 短影片在搶奪你粉絲的螢幕使用時間。

就像前陣子知名 YouTuber Joeman 聊到台灣 YTR 流量都掉了的內幕,可能的原因就有流量跑到抖音、小紅書,或是報復性旅遊大家都在出國,以及今年有王國之淚、D4 的神級遊戲開售分散大家看 YT 的時數。

而這些意想不到的洞察,在執行競品研究前都不會曉得,甚至更慘的是沒做研究直接進到開發或上架階段後,才用慘痛的市場教訓學到這寶貴的一課..

所以,拿起你的羅盤和劍,開始你的競品研究之旅吧!

--

--

林育正 Riven

是數位遊牧型態的設計師💻 喜歡邊旅行邊工作的生活,逐網路、插座與咖啡而居。期待能夠將艱難的設計與開發技術,用麻瓜都能夠聽得懂的話,說給每一個人聽。更多關於我:riven.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