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要輕薄、高續航又好攜帶,這樣的要求我這輩子從沒見過 — — 走走家具 GOGO Furniture

身為數位遊牧工作者,要在城市的每個角落席地而坐都能成為辦公室,我們的包包裡會放著那些能夠帶著走的設備,可能是筆電、行動電源、無線抗噪耳機。

在要旅行或出國的時候,也會打包方便搭車移動或出入境海關的物品,可能是比較小罐的化妝水、比較小條的護手霜,還有比較好攜帶和搭配的衣物。

而最近剛好收到的幾個開箱產品,都是追求行動辦公為訴求所製造,像是 Intel EVO 認證筆電,和 MOFT 筆電散熱支架,而在這次收到走走家具邀約體驗之前,很難想像連家具也要能夠「帶著走」的,這種要求我一輩子沒聽說過⋯⋯

走到哪用到哪的走走家具

走走家具成立於 2016 年,到這個月剛好是六週年活動,記得在好幾年前就已經在台中曉得有這麼一家新創公司,力求從設計到製造端都是在台灣完成,產品型錄從床架、餐桌、書櫃到沙發等等都有,其中 2021 年完成募資與出貨的走走模組沙發,更是在嘖嘖達到將近千萬元台幣的支持。

剛好今年因為搬新家的關係,與走走家具有了有趣的合作企劃「同居生活節」,同居不論是跟朋友、另一半或家人,可能在剛開始都會因為共同空間的拓展,而要去選擇共用的家具,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個人的喜好差異會展現在選品的外觀、顏色、材料到價格考量等等⋯⋯最好是先組一張餐桌來隨時進行開會討論😂

而挑選家具的地方,可能很多人會想到先去逛逛 IKEA,跟著展示動線去找到想要的物件,而且因為便宜的關係,買回去的東西放到要搬家的時候直接丟掉也不心疼。

不過這幾年 IKEA 的東西愈做愈不耐用,以前一張桌子也許能撐個三年,現在用一兩年就會出現明顯的耗損,有一次我跟工程師同事在公司要改造一件能移動走位的櫃子,當他拿著鋸子分開櫃體的時候,簡直驚呆了,裡面竟然是中空的⋯⋯同事表示幾年前也分解一模一樣的產品,但那時候還是實心的,我想這能解釋為什麼現在的商品壽命短的原因。

而說到材料,初次進到走走家具的展示門市,不難發現許多家具是以淡色樺木木材為結構去延伸,而近看會發現表層的木紋呈現不規則的發展,而因為今年密集跟新家室內設計師討論的關係,我能知道像這種自然呈現的野性,就是會比因為量產規格而外觀一致的材質,貴上個幾倍;不過這種充滿有機的、生命力的不規則美感我相當喜歡,因此也在裝潢概念上大量採用。

這麼一想就能理解走走家具的訂價和定位,是跟 IKEA 完全不同路線的。

我覺得走走家具在設計上做到能夠輕鬆組裝和拆解只是一種手段,背後的邏輯我想就是要做到如此,透過搬家後重複使用來降低採購成本,藉此才能夠在家具材料上選用更優質的,並找到台灣島上的廠商,而不是找便宜的工廠做代工。

找房、租屋、搬家的城市遊牧

最近台劇《台北女子圖鑑》討論度很高,其實我原本期待的也很高,因為也是從鄉下地方獨自到台北讀書和工作,第一次租房子是在 18 歲,經過了天龍國房源的震撼教育後,我對房間裡的家具別無所求,只有房東準備的幾個簡單桌椅、衣櫃,有東西提回家就先擺在地上,又因為讀設計系的關係,每天從學校搬作業回家總是弄得到處都是。

而跟劇情類似的事情是,從大學開始,隨著換交友圈、換工作等原因,幾乎每一年我都經歷搬一次家⋯不對,也沒有把台北當家,應該說是算租屋處;所以搬家對我來說不是太困難的事;搬家對我來說比較像是打掃,把東西扔一扔、物歸原位,然後把鑰匙交給房東、高歌離席。

曾經有買過一些小家具,比如在 IKEA 買的書桌、書櫃,因為便宜也不耐用的關係,搬家前就會把桌腳、螺絲拆一拆,然後連夜搬到學校的木工坊回收,完全不覺得可惜。

就這樣不斷循環找房子、簽租約、點交搬家,在城市和城市之間到處遊牧般的生活,持續到今年買的房子蓋好後才告一段落,所以認真說起挑選家具這件事情,我應該是最近才開始接觸的新手。

先住進來再開始找適合的家具

因為對家具選擇上的不熟悉,所以我並沒有在裝潢後家具都放好才入住新家,而是選擇先住進來之後,才開始找家具。

這就非常感謝走走家具提供支援,讓我們在家實際體驗開箱,而這些家具也都是一箱一箱寄來之後,我徒手組裝起來的,能分享的心得是過程真的滿容易的,也不需要額外準備什麼電鑽或工具箱,只要使用走走工具包裡面的木槌和隨附的零件,就可以裝好所有東西。

真的有什麼要注意的事情,我想是可以利用包裝紙箱先鋪在地板上當作緩衝並在上面進行組裝,同時比較愛手的應該可以戴個工地手套之類的,不然反覆做工我一個下午幾乎塗掉一條 100ml 的護手霜。

在客廳部分我們併了三個走走模組沙發,坐起來的感受很像是賽車電競電腦椅,配色上相當好搭配,事先並沒有模擬過放進新家的樣子,實際進場後發現跟木表面牆壁搭、跟灰水泥地板搭,一旁放了巨大卡比獸娃娃也無違和。

另外走走家具網站上也有提供許多相應的配件,例如沙發可以加一張貴妃椅,也能夠搭配帆船枕、收納木箱等等,同時擺個移動邊架來放置零食。

餐桌部分走走家具有工作桌、單人椅和矮凳做搭配,像是「一起吃飯六件組」就是由兩張桌子合併而成,並搭配兩張單椅和矮凳,成為標準的餐桌套組。

書房部分我這邊放了「文食雙全組合 E」,包括內含電器架 + 高架 + 正方布籃,來收放平常拿到的 3C 科技產品和拍攝器材等等,

走走家具使用體驗和感受

以前在學校在讀設計史的時候,有看過德國包浩斯(Bauhaus)的設計語彙,也知道一些比較有名的設計師家具,在客戶那邊坐過 Eames Lounge Chair & Ottoman,也能在咖啡廳認出來建築師妹島和世所設計的 SANAA chair 原木兔子椅,這幾天在看新一季《SPY×FAMILY間諜家家酒》的時候,也有發現客廳餐桌頭上的燈具是 Louis Poulsen 的 PH5 吊燈。

不過我以前對於家具的理解也就止步於欣賞,很多家具如果因為喜歡就買,拿回家也沒地方放,而就算能放,下次搬家的時候該怎麼拆解裝箱、包裝保護,想到就覺得相當麻煩。

到現在有了自己的家之後,覺得選家具這件事情真的是要慢慢來、急不得,至少對我來說經歷了好一段期間的心裡建設,包括先透過回顧過往的生活型態,重新認識自己後,又加以分析對未來理想日常的想像是怎麼樣,最後還要與同居人建立共識,並且在產品尺寸、庫存出貨、裝潢搭配等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都滿足下,才能夠選到最適合自己的家具。

我覺得走走家具就像續航時間久、輕薄好攜帶的筆電一樣,並且用料、製程都是一時之選,不走快速時尚那樣的喜歡就買、用不到就丟的文化,而是只要東西夠好,就可以一直用,用到壞掉為止。

適合給會喜歡且珍惜家具、並且沒打算下次搬家就扔回收的朋友,讓這些親自選的家具能夠陪伴你經歷人生中的一段時光,如果買回家只打算用個一兩年那肯定有其他更適合的選擇,就像我們不會在家裡每天用登山鍋具煮飯,也不會放張露營椅辦公。

選一件適合、喜歡的家具帶回家吧!

走走家具六週年「走到哪,都是家」
輸入折扣碼【happy6】還有更多十月限定活動

Sign up to discover human stories that deepen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Free

Distraction-free reading. No ads.

Organize your knowledge with lists and highlights.

Tell your story. Find your audience.

Membership

Read member-only stories

Support writers you read most

Earn money for your writing

Listen to audio narrations

Read offline with the Medium app

林育正 Riven
林育正 Riven

Written by 林育正 Riven

是數位遊牧型態的設計師💻 喜歡邊旅行邊工作的生活,逐網路、插座與咖啡而居。期待能夠將艱難的設計與開發技術,用麻瓜都能夠聽得懂的話,說給每一個人聽。更多關於我:riven.design

No responses yet

Write a response